第九期 “三個一批”項目集中開工。
蘇煥祎 攝
做大做強裝備制造產業。
記者 焦海洋 攝
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。
記者 王嘉明 攝

打造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新高地。
記者 焦海洋 攝
加快推進寵物經濟產業發展。
記者 焦海洋 攝
營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。
記者 王嘉明 攝
記者 張曉甫
上半年,召陵區高質量發展看頭十足:
看數據。全區生產總值增長5.6%,分別高于全市、全省0.1、1.8個百分點;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.1%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.7%,分別居全市第一位、第二位。
看項目。新簽約正大果蔬、海勝智能裝備、頤高數字經濟產業園、嘉龍冷鏈物流等億元以上項目24個,投資總額超百億元;雙匯第三工業園、正大300萬只蛋雞、食品科技園、藍寶科創園等重大項目快速推進;正宇電氣、利旺流體、森帆食品包裝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;謀劃專項債項目數量、投資額度均居全市第一。
看城鄉。黃河路東伸和新建東城八街、桃園路3項工程基本完工,沙河右岸堤頂路建成通車;全民健身中心建成開放,正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面開工建設,甘薯小鎮、5G智慧化辣椒產業園加快建設;規范提升“四小園”200處,新改農村戶廁4257戶,沙河、汾河、黑河斷面水質達到Ⅲ類。
看民生。區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老窩鎮敬老院、召陵鎮敬老院即將投入運營,區中醫院建成運營,區第二實驗小學、區直幼兒園東校區等11個新(改、擴)建項目加速推進,新增高技能人才3755人。
看黨建。“五星”支部創建觀摩評比全市第一,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得到提拔重用,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。
看社會大局。一批問題樓盤、信訪積案得到妥善化解,全區安全生產、社會治安、信訪穩定形勢持續向好。
成績屬于過去。乘著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的東風,召陵區錨定“三區三基地一家園”發展目標,以“三區”建設推動城鄉融合,以“三基地”建設壯大主導產業,以“一家園”建設惠及民生福祉。
抓項目擴投資。瞄準雙匯、正大、國機龍頭企業,以及永光電力、世林機械、億博科技等重點企業,不斷延鏈補鏈強鏈。加速推進雙匯5000萬只肉雞全產業鏈項目、雙匯第三工業園中央廚房系列項目、正大300萬只蛋雞全產業鏈項目和國機華中冷鏈物流基地等項目。
抓招商添增量。緊盯綠色食品、裝備制造、電子商務、現代物流4個產業鏈,實施一鏈一專班、一鏈一圖譜、一鏈一配套研發機構,開展產業鏈集群招商、龍頭企業鏈式招商,圍繞雙匯、正大、國機等重點企業,開展預制菜、寵物食品、電力裝備制造、鞋革制品等專題招商推介活動,積極對接正大中央廚房、寵物食品等工業項目和蛋品交易中心、區域管理中心項目,確保全年新簽約億元項目30個以上、超10億元項目4個以上。
抓工業建集群。加快建設“龍頭帶動、優勢再造”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。加快推進雙匯第三工業園、雙匯供應鏈產業園、正大“一基地一園區一中心”等項目,設立預制菜產業發展基金,規劃建設預制菜產業園。全區寵物經濟年產值突破4億元,打造全省最大的寵物經濟專業園區。加快正大現代農業產業園、甘薯小鎮、5G智慧化辣椒產業園建設。做大做強“特色鮮明、高端智能”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。將產業方向逐步向繼電保護與信號設備等高附加值的變電、配電和新能源裝備拓展,積極招引新能源、智能電力裝備、高端精密制造龍頭企業,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5億元、10億元、20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。
抓三產促消費。大力推行“網紅+直播”新業態、新模式,加快構建農村電商物流產業體系,推進智慧云倉、保稅物流中心建設。加快推進3515文化創意園區建設,打造以雙匯第二工業園、雙匯第三工業園、寵物經濟專業園、東興電子商務產業園為重點,以汾河水系景觀為紐帶的工業游精品線路。以紅楓基地、河崔河李汾河休閑景觀帶、王拱璧故居、正大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重點,積極推動美麗鄉村、休閑農莊、景區化村莊建設。
抓創新增動能。深入實施創新“十大工程”,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創新項目,推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轉化,提高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能力,發揮科技引導基金撬動作用,確保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2%以上。完善人才“引育留用”機制,常態化開展“百千萬”人才招引、“千人青培”等招才引智行動,吸引各類創新人才到召陵創新創業。
抓要素強保障。加快編制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發展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,全面推行多層標準化廠房建設、工業標準地出讓,對新簽約項目嚴格畝均稅收、投資強度,積極謀劃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、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、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財政貼息、中長期貸款等政策性資金。49個“三通過”專項債項目資金盡快爭取到位,引入產業發展基金,引導企業主動對接合作,加快完善開發區道路、管網等基礎設施,實施產業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,爭創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。
抓服務優環境。用好“政策計算器”,常態化開展產銷、金融、用工、產學研“四項對接”,“一企一策”精準幫扶,深化“放管服效”改革,系統性重塑行政審批制度,積極推進“一證通辦”“證照分離”等改革,整合線下行政服務大廳資源,構建區、鎮、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,積極推進“一網通辦”等便民利企服務方式,確保營商環境評價保持全省第一方陣。
抓安全守底線。加快推進4.9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、智慧農業示范區建設,高質量推進“一老一小一青壯”民生工程,統籌推進養老、教育、醫療等民生項目建設,做好高校畢業生、退役軍人、殘疾人、農民工等群體創業就業服務,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。聚焦?;?、交通運輸、建筑施工、消防、燃氣、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,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,持續開展信訪積案、問題樓盤攻堅化解,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。
淬煉優勢,勝勢可期。召陵區將把上半年的優異成績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,全力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,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召陵實踐,為漯河“三城”建設盡責任、作貢獻。
責編:瘦馬 編審:陳向黨 終審:汪中東